各分支机构、区县工作站、有关单位:
现将《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2025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
2025年2月21日
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2025年工作要点
2025年,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将在市教委和市民政局的指导下,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市教育大会精神,持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以规范管理、优化服务、机构协作、扩大影响和提升效能为关键任务,进一步发挥研究会的专业影响力和行业号召力,助推我市教育评价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自身建设,促进规范发展
1.进一步加强研究会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功能型特设党支部活力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以高质量党建推动研究会事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政治理论学习、培训计划,联合其他党支部创新开展各项党的活动,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做好长传下达和左右协调工作。
2.进一步加强教育评估队伍建设。一是加强专家库的建设,按批次持续吸收遴选专家库成员,完善管理、培训和运用制度;二是抓好区县工作站建设,完成站长的换届工作,探索在高等高职院校设立工作站点;三是征集、遴选和增补一批理事及理事单位,招募扩大会员及志愿者队伍;四是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升秘书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3.筹备推进新一届理事会换届工作。根据《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章程》及有关文件要求,按照市教委、市民政局的规定流程,提前谋划、稳步推进新一届理事会的换届工作,研究确定并报请上级主管单位第三届拟任主要负责人名单,征集遴选并审定第三届理事会成员候选人名单。
4.加强分支机构规范运行管理。有序推进若干专委会换届事宜,指导相关专委会举行换届会议并完成备案工作;形成年初、年末分别召开工作会和总结会的会议机制;按计划组织开展分支机构年检,抽选专家库成员进行年检评估;对长期未开展活动的分支机构进行警示和清理。
二、加强学术研究,提升理论水平
5.推进研究会承担的课题研究。持续开展课题科研,完成由研究会承担的重庆市开州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大课题研究任务;以研究会名义积极主动申报国家级、市级层面发布的课题项目;积极探索承制或参与研制地方性教育类标准的研究工作,在重庆推出教育标准化试点。
6.统筹发布年度课题申报立项。一是完成研究会2024年度申报课题的评审工作并发布立项通知,系统部署各级各类课题的开题等管理事项;二是发布研究会2025年度课题研究指南,聚焦教育评价热点、难点,组织开展立项申报工作,实行名额分配制并向常务理事单位、区县工作站、分支机构进行倾斜。
7.组织举办课题研究专题培训。充分保障研究会立项的课题研究质量,针对2024年度立项课题的负责人及主研代表,举办研究会年度课题管理及科研工作的专题培训班。
三、加强交流研讨,营造浓厚氛围
8.举办各级各类学术研讨会议。策划举办“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2025年度学术年会”,进一步密切专委会的联系合作,探索按各年段主题举办系列年会的形式;围绕成果认证、人工智能、数字化建设等主题,策划举办专题研讨会议和学术报告。
9.提升分支机构学术活动质量。鼓励专委会聚焦各自业务领域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项调研和专题研讨。在专委会申报及备案的基础上,由研究会秘书处全面统筹、形成会议活动清单并做好管理服务工作,切实保证会议活动的规范性和举办效果。
10.开展跨区域的考察学习交流。进一步加强研究会与国内其他教育评价机构及社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相关人员赴上海、广州等外省市进行跨区域的考察学习和交流活动。
四、加强人才培养,组织专业培训
11.建立培训统筹管理机制流程。结合研究会及分支机构的实际情况,梳理形成研究会培训项目服务清单,进一步加强培训项目的统筹管理并合理布局。提升研究会培训项目质量,打造具有延续性、代表性和不可替代性的培训品牌项目。
12.举办各具特色的专题培训活动。围绕育人质量成果认证、人工智能评价、数字化队伍建设、强应用高校、团体标准制定等主题,发挥研究会专业优势,优化资源共享,组织举办靶向精准、内容丰富和效果显著的专题培训活动。
五、加强品牌建设,优化项目服务
13.持续开展成果认证品牌项目。组织开展2024—2025年度论文及典型案例的申报认证活动;围绕育人质量成果,组织专家开展认证评审服务,公布认证结果并颁发证书。
14.拓展评价领域专业品牌服务。本着以会养会的原则,在业务范围内,围绕区域评价改革、学校发展评价、教师素养评价、学生成长评价、教育质量监测等项目,提供指导服务。
15.找准创生点创新开展业务活动。积极谋划和努力争取承接教育部的师范类专业认证项目;组织专家团队开展“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编制服务;研究和承接“强市”“强区”“强校”的专项调研和规划活动。
六、加强宣传推广,促进成果转化
16.加大研究会的宣传力度和广度。用好研究会网站、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平台和理事、会员、站长群等多方宣传渠道,进一步提升工作活力,营造学术氛围,扩大影响力。
17.加强研究会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大力宣传《教育评估与监测》,扩大优秀稿源的征集覆盖面。遴选经研究会认证、评估院认定的征集案例及论文,择优刊登于杂志和各平台。
七、加强数字办会,畅通信息渠道
18.进一步加强研究会数字化建设。落实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深耕数字化办会和数智化管理。正式上线启用研究会课题及论文管理和评审的数字化系统,优化研究会理事、会员的数字化管理及服务,提升各项工作效率。